文学之冬 : 1933年,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
文学之冬 : 1933年,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
Out of stock
作者: [德]乌维·维特施托克
出版社: 广东人民出版社
出品方: 万有引力
副标题: 1933年,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
原作名: Februar 33: Der Winter der Literatur
译者: 陈早
出版年: 2024-1
页数: 348
装帧: 精装
ISBN: 9787218167367
我们必须等,等一个取决于诗的质量而非政治狂热的时代。
【名家推荐】
这不是一本孤立的书,它进入了一张网,将我已有的阅读经验联系起来,让我不断追索下去。
——梁文道
逐日记载那些至今读来犹感骇人听闻的真实事情,非常具体,充满细节,人们没有后来才能有的认识,只有当下迷茫的思想和险恶的命运。
——止庵
面对时代之变,选择如此之难。要判断事情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真正糟糕,对局中人来说,这实在太难了。所以那些未必能看穿历史走向的迷雾,仍能做出有尊严的选择的普通人,就格外令人尊敬。
——范晔(知名译者、三联生活周刊行读图书奖评委)
文明不总是向前的,文明崩坏时,比想象的还要迅疾和猛烈。本书没有深描,只是一天天写下来,时时附上“今日要闻”,这就足够让人感受到彻骨严寒,感受到非虚构作品比虚构作品更有冷静的现实感。
——马凌(资深书评人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)
这是一部出色的群体传记,也是一幅精彩的浮世绘。魏玛时期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学,到这里就戛然而止,可悲可叹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
——陆大鹏(知名译者、书评人)
希特勒上台以后的短短四十天,系统性的暴戾和躁动如何将个体的精神彻底瓦解。本书以全景式日记体的叙述,将十几位德国文学艺术界精英的命运汇聚成一个决定性的瞬间。相信对于处在各个地域,各个历史时期的创作者都会有启发。而精神世界的土崩瓦解始于日常生活的溃败,一旦真正的恐惧在体内弥漫,诗的意志也荡然无存。
——周嘉宁(作家)
本书旨在还原历史现场,通过艺术家们的日记、信件,展示他们的亲身经历,反映了试图捍卫法治和民主之人的遭遇。它揭示了在纳粹压迫下,如何从不知所措到最终的政治顺从,以及这一过程中艺术家群体的精神丧失和道德沦丧,从而引发对现实选择和精神价值的深刻反思。
——祝羽捷(作家、策展人、文化学者,复旦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候选人)
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,焚书,这种古老的独裁方法中西通用,对文艺的严苛审查机制会让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进行自我阉割。阅读这本书也让人振奋,即使在最凄清的寒夜,精神的光芒依然闪烁。许许多多叫人难忘的细节链接成人类的精神银河,给我们永恒的启示。
——申霞艳(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)
以蒙太奇的手法将1933年1月底到3月中旬纳粹上台前后德国文化人彷徨、焦虑、愤怒、勇敢……的心态、行止做了精彩纷呈的刻画,其细腻和生动可能是前所未有的。借由这些叙述,我们重回紧张到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历史现场,不仅能感受彼时政治宿命的重压,也可藉此反省人的存在与操守的终极意义。
——刘铮(南方都市报首席编辑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内容简介】
1933年2月,诗的意志溃败于政治的狂热。
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后,随即对共产主义者和社会民主人士展开迫害,活跃在德国政治、文化舞台的作家和艺术家首当其冲,在纳粹当政初期的短短一个月内,这些作家、艺术家或遭监禁、枪决,或被迫逃离德国。本书以切近的视角和细腻的叙述,记录从1933年1月28日到3月15日每一天里发生的迫害和逃亡,描述了托马斯·曼、埃尔莎·拉斯克-许勒、布莱希特、阿尔弗雷德·德布林、胡赫、乔治·格罗兹、亨利希·曼等魏玛时代多位文化巨匠的遭遇。这短短一个多月成为德国文学的冬天,也是全世界寒夜的序幕。